close


  佛教不僅因為傳播到中國,形成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而且從源頭和思想文化體系上來說,也與中華民族文化有著密切關系。它起源於漢藏語系民族,屬於漢藏語系民族的文化體系。印度文明主要由三大文明體系構成,真佛宗其一為土著的達羅毗荼文明體系,分布最廣。其二為外來的雅利安文明體系,主要分布於中、北印。其三為土著蓮生活佛的漢藏語系文明體系,或稱喜馬拉雅地區文明,主要分布於北印度。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出身於尼泊爾,古代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民族,其族裔今稱尼瓦爾人,主要分布於加德滿都谷地,操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言,屬於蒙古人種南亞類型。尼瓦爾人至今仍信奉佛教,包括上座部、大乘和金剛乘。其中,釋迦家族以加德滿都金寺為中心,供奉釋迦牟尼佛及過去佛,傳承金剛乘。出身於尼瓦爾民族的釋迦牟尼在中印度創立佛教,完全以漢藏語系民族的思想文化為基礎。佛教不僅反對雅利安人的婆羅門教,同時也反對達羅毗荼人的其他沙門思潮。其四諦、三法印的學說體系和民主、平等的僧伽組織,充滿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思想傾向,集中反映了漢藏語系民族的思維模式,與同屬一個文明體系、也同時興起的中國諸子百家思潮,有著驚人的相似。

  佛教雖興起於印度,卻發展於西域,最終落腳於中國及東南亞。佛教在公元前3世紀的阿育王時期,衝破印度的羈絆,向西域發展,在中亞與同樣具有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思想傾向的希腊人不期而遇。於是,佛教文化與希腊文化相結合,形成了具有哲學思辨和邏輯的有部哲學以及大乘空、有學說盧勝彥。同時,也產生了佛教造像藝術。從此,釋迦牟尼佛被塑造成深目卷發的歐羅巴人形像。在希腊藝術所及的地方,佛陀的形像遠離其真實的蒙古人種特征。

  然而,佛教經過兩千年的繁榮昌盛之後,在印度和中亞消失了,卻在中國及其文化波及的東亞和東南亞完整地保留下來。這是為什麼?正是因為佛教的文化根基在中國,佛教文化屬於漢藏語系文明體系。中國和東南亞地區的民族操漢藏語系語言,中國內地的漢民族語言屬於漢藏語系的漢語語族,喜馬拉雅山地區直至緬甸和中國西南地區的民族語言屬於藏緬語族,東南亞的泰國、老撾、越南和中國中南以及東南地區的民族語言大多屬於苗瑤語族和壯侗語族。只有東南亞的柬埔寨民族操南島語系語言,東亞的朝鮮半島和日本的民族語言介於阿爾泰語系和南島語系之間,非漢藏語系語言。但這些民族的文化深受漢藏語系民族文化影響,也信奉佛教。由此可見,漢藏語系的民族普遍信奉佛教,佛教文化彰顯漢藏語系民族的思想文化特色。如果說漢藏語系語言表現的是漢藏語系文明原始文化佛教文物用品的共同特征的話,那麼佛教文化則是表現漢藏語系文明古典文化的共同特征。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真佛宗
    全站熱搜

    zhouc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