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的區別

  1、太極圖的含義。坤震離兌居左,坤為母,離再索而得女,兌三索八字而得女,三卦皆陰,只震一索而得男為陽。故太極圖左面用黑色表示屬陰,黑中白點表示陰中有陽。乾巽坎艮居右,乾為父,坎再索而得男,艮三索而得男,三卦比陽,只巽一索而得女為陰。

  2、先天八卦。先天八卦講對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風雷,山澤水火八類物像分為四組,以說明它的陰陽對峙關系。《周易說卦傳》中將乾坤兩卦對峙,稱為天地定位;震巽兩卦對峙,稱為雷風相薄;艮兌兩卦相對,稱為山澤通氣;坎離兩卦相對,稱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這些不同事物之間的對峙。按上述峙圖式的內容,先天八卦可分為三個周期:

  第一周期:從坤卦左行,表示冬至一陽初生,起於北方;從乾卦右行,表示夏至一陰初生,起於南方,本周期指的先天八卦圖的最內圈,即由卦的初爻組成。這一寒一暑,表示太陽在一年的周期運動。

  第二周期:由卦之中爻組成,半圈陽爻表示白晝太陽從東方升起,經南天而到西方姓名學;半圈陰爻表示太陽落山後的黑夜,這是記太陽運行一日的周期圖像。

  第三周期:由卦之上爻組成,半圈陰爻表示月亮運行的上半月,即朔;半圈陽爻表示月亮運行的下半月,是為弦。由此可見,這一圖像是統一年月日時周期。

  3、後天八卦。後天八卦講流行,形容周期循環,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陰陽的依存與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後天圖是從四時的推移,萬物的生長收藏得出的規律。

  從《周易。說卦傳》中可以看出,萬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每周天360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轉換點就表現在四正四偶的八節上,這就構成了按順時針方向運轉的後天八卦圖。

  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個節氣,於此可見這些卦圖的實質了。

  因為蓋天派定義了天為陽,地為陰。所以,先天八卦把天(乾)定位在上(南),把地(坤)定位在下(北)。按古人的三種八卦各有所用,但實際上靠哪一種八卦也概括不了天地之自然,說明三種八卦各有致命的缺點!

  二、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對立統一關系

  先天八卦起源於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伏羲,伏羲氏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七千年。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八卦,其分別為:乾卦、兌卦、離卦、震卦、巽卦、坎卦、艮卦、坤卦。根據《易,系辭說》先天八卦的主導思想為:“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像,四像生八卦”。其體現了宇宙形成的過程。

  到了這裡八卦已經形成了一個宇宙空間,上為乾卦,下為坤卦,分別代表天和地,上下空間已有。而且已經出現了方位,乾卦代表純陽,為正南;坤卦代表純陰,為正北;離卦代表火,為正東;坎卦代表水,為正西;兌卦代表澤,為東南;震卦代表雷,為東北;艮卦為山,代表西北;巽卦代表風,為西南。

  後天八卦八字免費起源於商代周文王,後天八卦可以說是是對先天八卦的衍生,後天八卦為先天八卦兩兩重疊,形成一卦,共計可以重疊64次也就是64卦。至此八卦不僅有了時間概念,而且還有了穿越過去和未來時間的概念,當然我相信一般人根本看不出64卦時間概念在那裡,時間穿越概念又在那裡。

  後天八卦的變化:

  四正位。陽先舉,陰後交。南北,乾卦在上,坤卦在下,相互交合,遂成離在上坎在下。乾位變成離卦,坤位變成坎卦。變成離南坎北。東西,坎卦在上,離卦在下,相互交合,遂成兌在上震在下。坎位變成兌卦,離位變成震卦。變成震東兌西。

  四隅位。陽先舉,陰後交。正配得卦不能歸正,與四正卦交合所生卦相重疊,只好各變本卦。變卦後再配。正配不果,只能選擇不正配。結果如下:東南和東北。東南本是兌卦,變卦後為艮卦。東北本為震卦,變卦後為巽卦。正配不果,只能這一陽一陰在不正位相配。艮卦在上,巽卦在下,相互交合,遂成巽在上艮在下。艮位之東南變成巽卦,巽位之東北變成艮卦。西南和西北。西南本卦是巽,變卦後為震卦。西北本卦為艮,變卦後為兌卦。正配不果,只能這一陽一陰在不正位相配。震卦在上,兌卦在下,相互交合,遂成坤在上乾在下。震位之西南變成坤卦,兌位之西北變成乾卦。

  到此,先天八卦,通過天地交合,產生了後天八卦。用圭之符號既八卦占蔔已然形成。人們占蔔方式,由自然神物轉向天文歷法之神物,追求天人合一,這是占蔔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先天八卦圖與後天八卦圖是一個對立統一體,是體用關系。先天八卦圖是天地自然之像的模擬圖;姓名學免費後天八卦圖為,以四時的推移,萬物生長化收藏的模擬;即天地陰陽相交圖。先天圖的理論核心是陰陽學說。即乾天為陽,坤地為陰。陽氣由震、離、兌而升,致乾而極;陰氣由巽、坎、艮而降,致坤而極。後天八卦的理論核心是五行學說。震、巽屬木,離屬火,坤、艮屬土,兌、乾屬金,坎屬水。木、火、土、金、水是構成萬物和人體的基本元素。故先後天八卦是以“先天為體,後天為用”,是體和用的關系。

  三、文王為什麼要修改伏羲先天八卦

  我們先看看先天八卦,伏羲時代認為,“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即天在上,地在下。“天動地靜”即動為陽靜為陰。卦爻以“-”為陽爻,“--”為陰爻,乾是三個陽爻所組成,坤是三個陰爻所組成,所以先天八卦把乾為天在上,坤為地在下。先天八卦即天地對待(天和地對、男和女對)。以“氣終而像變”的說法而言,即事物走到終點(極端)則變向反面,所以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又顯得格外有哲理性。

  到了漢代出現了渾天派,並制成了渾天儀,認為“天包地外”,否認了蓋天派天地上下的舊觀點。說明隨著歲月的流逝,人類在不斷的進步。

  讓我們深思的是,先天八卦既然是天地對待(定位),但只有冬與夏符合,春與秋位置不對稱。按冬夏位置雖然不差,因乾陽在上,坤陰在下,自然規律是陽 在下可上升,陰在上可下降。那麼,先天八卦乾在上坤在下陰陽都不姓名學免費能相交,怎能生出六子(萬物)?又怎能概括大自然之理呢?這就難怪文王制後天八卦了。

  至於為什麼要有後天八卦對此說法很多,不少學者認為:免費姓名學在夏朝時期,冰雪融化,海水上升,淹沒了大片土地,到處都是水災。到了周朝時,自然環境發生了變化,天地運氣與先天八卦方位不一致,故文王改先天八卦為後天八卦。

  四、文王後天八卦與自然之理

  以離南坎北,震東兌西,後天八卦是講流行。“對待者數”指先天八卦而言。“流行者氣”指後天八卦而言。

  後天八卦問世後,人們進行了預測,按後天的卦數預測則准確。然而,用先天的卦數則不准確。對此有人認為,先天八卦為體,後天八卦為用。這樣一來就出現了先後天八卦兩者缺一不可的局面。

  文王改了先天八卦,那麼,後天八卦和自然規律是否相符呢?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姓名學免費
    全站熱搜

    zhouc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